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强横废太子 > 第136章 老相国的担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军面红耳赤,躬身道:“是末将错了,一切以规则为准,末将认输。”

嘴里这么说,心里还是老大不舒服,裴磬太精明了,她自己力气大的时候,就各找武器,而她用的是自己惯用武器,传说中重三百斤的大锤。

而武官们呢,由于来这里工作没有什么危险性,负责的就是指挥士兵训练,所以基本上不会把自家的武器带来,因为个人自用的武器,都是精心打造,造价贵,需要精心保养,而这里的武器多得是,没必要带来。

但是这里的武器都是大批量打造的,较为廉价,质量上也没办法跟精心打造的比。

因为她力量大,武器的质量还更好,武官们在武器选择上,就吃了大亏。

可是到了士兵们,她又让全部改成木棍点到即止,等于把男兵们在力量上的优势给削弱了,男兵们再一次吃了哑巴亏。

如果是实战,虽然说也照样输,但不会输得这么难看。

十三个武官打一个女将,一个照面武官全灭,一百个男兵攻击三十个女兵,男兵被消灭。

这么惊天的消息,不出三天就要传遍全隋国,不出一个月估计就要传遍整个大神州。

真是无地自容啊,其实实战不会这么惨,十三个武官坚持打到十个左右回合应该可以,而女兵真要战胜男兵,也得增加一倍,并且伤害会更大些——虽然还是一样的输!

伍章道:“依皇上之意,这女兵是要定了?”

杨晋道:“当然。”

伍章道:“这些女兵身手不凡,阵法娴熟,看来训练很久了吧?”

杨晋道:“是朕当年让裴磬偷偷训练的。”

裴磬默契地来了个默认。

这样一支出色队伍,当然需要一个让人信服的来历。

总不能告诉别人,这数万女兵,大部分是江盟从各地找到的孤女,小部分则是利用高利贷,以“强抢”往青楼的名义,从那些贫困不堪且饱受磨难的家庭中带来的。

更不能告诉他们,集中这些女孩的原始目的,原本是有人要秘密组织一支能够起来造反的力量。

这支力量平时分散在各青楼,以学习歌舞为掩护,分批组织训练。

实际上,她们学的都是阵法。

不过,由于隋国长期被晋唐两国进行封禁,打造武器的原材料十分难得,隋国也因此对民间打造武器作了极为严格的规定,导致江盟虽然有钱,也很难买到足够的兵刃。

当然不幸的是,这也导致在交换空间的预告里,为什么这些女兵没有发挥作用,因为她们手无寸铁……

雄大把这支队伍交出来,可以说是非常大胆的行为,如果遇到不开明的君主,可能就是自投罗网。

而杨晋明白这是一份信任。

因为他为了保险,握了雄大的手,倾听到了雄大的心声,确保雄大确实是一番赤子之心。

但不可能每个人都有他心通,很难不加猜忌。

所以杨晋也想要保护好这个江湖朋友,不随便让他卷入到风波中。

而把这支队伍的创建者让给裴磬,而且是根据他的意图来创建的,别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伍章道:“裴小姐果然厉害,两年时间能把女兵训练到这个程度,功劳不小,辛苦了。”

裴磬道:“不敢当,老相国过奖了。”

伍章道:“虽然如此,老臣还是不得不说,此事请皇上慎重,用了女兵,隋国不但会招来天下所笑,更可能会引起列强公愤,最严重的情况,可能会被多个国家联手制裁。”

众百官纷纷一愕之下,无不点头称是。

他们只想到了会为天下所笑,但联手制裁却没有想到,毕竟没有老相国那样的外交智慧和远见。

可是想一想,这些老牌强国的作风,是不能排除这个可能。

裴磬脸色微变,好生讨厌这些文官,尤其是伍章这样的老家伙。

杨晋道:“联手制裁,这是为何?朕自己的国家大事自己决定,还要他们来管不成?这不是粗暴干涉我国内政是什么?”

伍章道:“皇上,当年唐帝国之兴盛一时无两,天下归心,你知道为何后来会衰落吗?就是因为唐帝国女帝出现坏了天下规矩,两汉、两晋、两宋、明、清共同谴责并联手制裁,这才开始衰落的。”

众官员齐点头,有了伍相打底,大家的议论声也逐渐起来了:

“对呀,大神州这么多年,女人都是得待在家里的,我国允许妇女抛头露面,已经使得有不少国家颇有微词了。”

“没错,嫌我国伤风败俗……”

“人家明国与清国,为了不让女人外出,从小就缠小脚,所以人家才能成为大国……”

“没错,所以人家嫌我们,说我们想学番夷不讲礼义廉耻。”

“如果真的招了女兵,那必然是铺天盖地的谴责。”

“如果只是谴责倒还罢了,就怕他们联合制裁。”

杨晋苦笑。

裴磬看到杨晋无言以对的样子,心里有些着忙,有点害怕皇上迫于压力而解散了这支女兵,真想一脚一个把这些多嘴的文官踢飞。

不过她自己也没想到阻力会这么大,比想像中还要大,原本以为面临的只是习惯和偏见,可以用实力迫使他们闭嘴,没想到还要牵涉到国际关系。

眼下和东晋的战事已经不可避免,此时,一个明智的国君,肯定不愿意和大神州的其他国家是再生出矛盾的。

如果皇上为此谨慎地作出解散的选择,似乎也没什么错。

她有点起来慌了。

伍章道:“皇上,老臣以为,刘相劳苦功高,不拘一格招够了兵,不管朝廷是否用这些兵,他都算是完成了任务,可以不予追究,而且现在不是这帮兵不能用,而是考虑到列强的态度需要谨慎。刘相,你意下如何?”

百官的目光,又都集中到了刘津身上。

一般来说,左右丞相如果意见一致,给皇上的压力会很大,皇上会更倾向于采纳。

因为如果不采纳而出了问题,史官会说明,是皇上不听左右丞相之言一意孤行导致。

此前杨晋已经多次置左右丞相的意见于不顾了,但数不过三,不可能一直都这么做。

所以刘津的态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