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剧情全崩,她边谈恋爱边修复位面 > 第83章 军阀大少的白月光(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3章 军阀大少的白月光(5)

夏笙需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做出一番事业。

这也是原身的心愿和位面修正的合理走向。

大华报社只是她磨炼自己的大本营,夏笙的最终舞台在觉风区,因此不必担心她留居外地。

毕竟,谢辞珩在哪里,她的归宿便在哪里。

“你当真决定好了?”谢康先问出声道。

夏笙:“父亲,女儿其实没什么大的志向,除了写文章也没有其他长处,此行其一是想磨练自己,其二,则是想为觉风区做些什么,待我成长归来,便去枫明报社报到。”

若是能提升枫明报在c国的地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谢辞珩提供助力。

其实夏笙本意是想直接留在觉风区,在枫明报社工作的,从一开始带着枫明报起飞。

但一想到谢知笙的心愿是去大华报社当编辑、以及她和余珩没怎么感受过异地恋,夏笙就顺着正确的剧情走了下去。

她的回答很坚定,谢康和祝若兰便把目光投向了谢辞珩。

“大华报社附近有一座带阁楼的静院,是谢家产业,刚巧适合知笙平日里写作。”

沉稳的声音传入夏笙耳中,她看得清谢辞珩眼中的不舍,可尽管这样,谢辞珩还是以她的意愿为主。

谢康和祝若兰听了便明白谢辞珩这是支持夏笙,且住在谢家产业里,袁炆也不会让夏笙出什么事。

只不过祝若兰关注到了其他的点:“小辞,你又将新的房产记在了你父亲名下?”

谢辞珩未作否认,这些年他的一切所得都归在谢家三人身上,养育之恩不可不报。

因他对谢知笙的感情从一开始的感恩慢慢发酵变为情窦初开时的喜欢,再到非她不可。

所以对谢康和祝若兰,谢辞珩多少有些抱歉,他始终是要得到谢知笙的。

“哥哥原来这么富有,看来知笙也要赶快努力,赚钱孝敬父母。”

“母亲,我有事想请哥哥帮忙,您要不先带着父亲去想想拯救花园的办法?”

夏笙见祝若兰因谢辞珩的过分懂事和无形隔阂而神色忧伤,便立马转移话题将此举理解成对父母的孝顺。

祝若兰无法生育,她一直都将谢知笙和谢辞珩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所以每次看到谢辞珩将自己剥离谢家,她就会很敏感。

她私心想让谢知笙和谢辞珩两人在一起,这样或许就能让谢辞珩彻底放下对他们的恩情,成为真正的亲人。

听夏笙替谢辞珩回答,祝若兰果然神色恢复正常。

起身捋平旗袍下摆:“谢康,等雨停,你有得忙了。”

“走吧,咱们去想想下次栽什么花。”

谢康听了夫人的话,脸上覆了层土色,谁叫自己当初答应祝若兰,花园要他亲自打理呢。

这老腰估计有一段时日直不起来了。

……

张妈进房收拾着桌上凉透的四杯茶水,后轻轻关门离开。

顶楼整层都是书阁,谢辞珩背着夏笙靠边行走,时不时被女孩叫停,正脸对着满墙的书籍。

“哥,这本也是,帮我跟刚才的那些放在一起。”

夏笙言语中的熟稔,让谢辞珩觉得两人就像寻常家的兄妹一般亲密,他无法抗拒夏笙的亲近,却又怕如此下去,两人会止步于亲情这层关系。

幽兰的气息喷洒在谢辞珩的耳尖,耳垂逐渐温热,他滑动喉咙、侧头问道:“怎么不叫哥哥了?”

近距离盯着那颗左眸,在谢辞珩看不见的地方,夏笙的眼神就像看见了美味,垂涎欲滴。

她伸手摸向谢辞珩的眼角,身下人眼帘微颤,心跳漏了一拍。

“哥哥,你的眼睛真好看,像一颗黑曜石。”

察觉到谢辞珩紊乱的呼吸,夏笙抽出书墙中的一本册子拍向谢辞珩胸膛,脸上是未散去的坏笑,语调微扬道:“哥哥,还有最后一本。”

夏笙带谢辞珩来这里是有正事要说,谈恋爱嘛,是顺带的。

在软垫上坐下,她翻出一本故事集,道:“看看这本?”

谢辞珩挨着夏笙坐下,接过夏笙手中的书,仔细阅读了起来。

这是一本民间故事集,记录了十篇爱情故事,有结局美满的,也有天人永隔或不再相见的,但这些故事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故事中的主角都在努力冲破世俗的枷锁,奔向彼此,

努力对抗着包办婚姻、三妻四妾等封建观念,造就了一段段美丽的爱情佳话。

“我想写这样的故事。”

“想让很多人读到我的作品,想他们在看到我笔下的故事时,觉醒哪怕片刻的抗争意识,不再麻木地、被动地接受被控制的人生。”

“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或许提升了百姓自身的幸福感,为民康团才能实现其真正的初心。”

女孩眼中有星辰,心中有广袤的天地,谢辞珩却轻易看清了她说这段话时、闪过的晦暗。

谢辞珩合上书,侧头注视着夏笙。

“知笙,你能做到。”

见夏笙看了过来,他撇开视线继续道:“从前有位姓林的小姐,看上了梨园的班主,两人不过三面之缘,便情定终生。”

“过了一段甜蜜的日子,林府终究知晓了此事,将那位林小姐强制关在了家里,不料林小姐怀了身孕,在与家人的对峙中出血早产。”

“身体恢复后,林小姐抱着虚弱的孩子找到了戏班主,两人私奔了。”

“然后呢?”夏笙心中隐约有了答案,林小姐就是谢辞珩的母亲吧。

“后来,他们过上了安生日子,非常幸福。”

只不过林小姐早产伤了身子,没两年就去世了,戏班主颓废了好几年,在他们的孩子十岁的时候,林家寻来的一场大火,烧没了他们的家。

待谢辞珩长大有能力报仇时,却发现林家主人早在那夜大火后,被其他军阀乱枪击毙。

回忆到这里结束,那本民间故事集被谢辞珩放在一边,窗外天色渐亮,天空隐隐有雨停的征兆。

“或许这个故事能带给你新的灵感。”

谢辞珩从未询问过有关第一任谢夫人的事,但他看在眼里,每年前夫人的忌日,祝若兰是记得最清楚的那一个,女人更容易心疼女人。

从佣人的聊天里,他拼凑出了当年的故事。

年轻时的谢康和谢知笙的亲生母亲李澄都有各自的爱人,谢李两家以他们爱人的性命威胁,强行为谢康和李澄两人订下了婚约。

新婚那天更是让两人喝下了混了药的酒水,避不开一夜情动。

李澄怀上谢知笙时,偶然得知爱人在枪乱中丧命,却因爱人只是一名小兵,找不到尸首,而刹那间精神萎靡,没了生的欲望。

难产终于让她得到了解脱。

谢辞珩明白夏笙跟他说的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也明白她去报社的原因。

隐匿在暗潮中的抗争始终浮不上表面,一个人的力量唤不醒封建迷信的群众,但若有了权威、知名度、和百姓的爱戴,新的浪潮才有可能推翻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

“一生一代一双人,他们爱得热烈,爱得决绝,或许他们永远也想不到,自己的故事能在他人心中成为永恒。”

谢辞珩和夏笙知晓彼此话中的意思,两人在未道明的对话中互舔伤口,重拾对爱情的希冀。

微弱日光照在书墙一角,随着位移蔓延开来,照亮了软垫旁边摞起的几本书籍,散去了久远而又沉重的霉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