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定都上海 > 第四十六集发如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月初八,汉中城

听说洪承畴最近身体不好,这一天,崔元林特意买了一根人参,带过去探望恩师。

小书房里非常安静,洪承畴独自一个人躺在一张旧躺椅上,手中握着一本旧书,却并没有看。

见崔元林进来,他也没有起身,只微微点头,道:

“正则来了,坐吧。”

崔元林发现几日不见,原本精神健旺,沉稳自信的恩师,竟然变得面黄肌瘦,发白如雪。

他震惊之余,心里发酸,哽咽道:

“老师还要保重身体,切莫过于操劳。

我看您老人家近来消瘦很多,

有没有请郎中过来,开几剂汤药调养一下?”

洪承畴摆手道:

“我又没病,看什么郎中?

唉,只是年纪大了,但凡几天吃不好睡不好,精神头就不行了。”

崔元林早已知道,原本洪承畴策划的在宁羌一带全歼李自成流贼主力的战略构想,并没有实现。

闯军已经在八月中旬顺利打通金牛道,全部跑到四川去了。

此事对于洪承畴打击甚重。

崔元林问:“老师,是不是四川那边战事不利?”

洪承畴轻哼一声:

“哼!一群废物。

闯贼破了七盘关和朝天关之后,

如入无人之境,连克四川广元以下一二十座州县,

就连四川总兵候良柱也死在绵州。“

崔元林听得目瞪口呆:

“这,这,局势崩坏如此,这可如何是好?

料想朝廷必不会善罢甘休。”

洪承畴微微点头:

“你猜的没错,皇上的旨意昨天就到了。

本督暂留原职,不过要连降三级,戴罪立功。

四川巡抚王维章可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他被撤职查办,逮送京城去了。“

这种事关朝局的大事,崔元林不敢插嘴,不过他也知道,早在几个月前,皇帝就下旨,要求三边总督洪承畴务必在两个月之内,肃清西北流贼,否则,必将严惩不贷。

如今,出了这么大的漏子,洪承畴也只是得了个戴罪立功的惩罚,实在是侥幸之至。

洪承畴解释道:

“我听说,杨文弱(杨嗣昌)几次在皇上面前进言,

要求将我和王维章一起捉拿进京,关进诏狱,不过皇上没有同意。

我猜想,陛下也不是对洪某人格外垂青,

多半是因为朝廷实在无人可用罢了。

负责湖广方向剿贼的卢建斗(卢象升)刚刚调任宣大,

此时,再把我这个三边总督拿下,剿贼形势只怕会愈发不可收拾。”

说完,他从躺椅上站了起来,道:

“正则呐,我看今天天气不错,你陪老夫到花园里走走,

等下就在这里吃饭,咱们两个喝上一杯。”

围歼闯贼的计划失利以后,这一段日子,洪承畴过得相当惶恐,如今,朝廷的旨意下来,对他虽有处分,但毕竟保住了项上人头,怎么说,也算一件喜事。

洪承畴让厨房随意准备了几样小菜,又拿出一些老家送过来的鱼干虾干下酒。

崔元林吃不惯这些又咸又腥的海货,但洪承畴特别喜欢。

他是福建人,最爱这个味,还交代下人再去烧一个咸鱼豆腐汤端上来。

心情一放松,话匣子就打开了。

洪承畴也不用崔元林劝酒,自顾自地剥一个虾仁放进嘴里,嚼几下,再喝一杯酒。

聊起这次失败的原因,洪承畴道:

“想当初,本督严令四川总兵侯良柱率兵北上,

死守七盘关和朝天关,彻底封堵金牛道,将闯贼困死在宁羌一带。

这厮嘴上答应的痛快,但却阳奉阴违,

实际将他的万把兵力,平均布防在广元,绵州一带,

这里放一千,那里放五百,

你说,这么点人马,在十万八万闯贼面前,又有什么用?“

崔元林点头赞同:

“这是必然。流贼善于流动作战,少量官军根本就无力抵抗。”

洪承畴道:

“如今的西北剿贼,全靠九边精锐,地方上卫所虽多,但全不中用。

早些年,

朝廷还能时不时从辽东调派关宁铁骑入关,协助内地剿贼。

这几年不行了,关外战事频频失利,

损兵折将不说,鞑子还多次入关劫掠,威胁京城安危。

老夫可以预见的是,

越来越多的九边镇兵,将会被调往京师卫戍或是调往关外驻防。

唉,日后剿贼之事,恐怕是后继乏力啊。”

崔元林见老师提起这个话题,赶紧问道:

“老师,地方上的卫所兵有二百多万,

稍加整饬,应该还是能够拣选出来一些堪用的兵将吧?

前几天,我就听说有一个宁羌卫铜钱坝千户所的千户,

打了一个大胜仗,砍了上千流贼首级,还缴获了大批辎重粮草。”

洪承畴笑道:

“哈哈,确有其事,老夫也是知道的。

卫所中这般敢于和流贼硬碰硬的将领,少之又少,

是以我的意思,这样的人,

还是应该尽快提拔起来,放到更紧要的位置上去。”

旋即又叹道:

“只是这地方卫所糜烂日久,可不是三天两天可以整饬利索的。

这次汉中之战,汉中卫的两三千兵就毫无用处,

他们的指挥使也因为倒卖军械被抓了。

宁羌卫也好不到哪里去,整个卫所都被白莲教一锅端了,

唉,这些人,大多是指望不上。”

洪承畴又端起酒杯:“来,正则,咱们再喝一杯。“

崔元林连忙举起杯:“学生敬老师!“

“今天心情舒畅,咱就多喝几杯。

不日为师就要领兵南下,救援成都去了。“

“可是,您的身体……“

“嗐,我没事,打起仗来,啥毛病就都不见了。

老夫时常羡慕卢建斗(卢象升),

他也是一介书生,却能够披挂上阵,一战砍杀数十流寇,

何等任侠豪迈?“

崔元林见老师虽然发白如雪,但喝酒之后,却变得目光锐利,精神也好了起来,并且似乎仍然沉浸在杀场气氛之中:

“其实,老夫早就应该南下的。

八月初五,闯军溃退之时,官军衔尾追杀,

在褒城去往沔县的半路上,被闯贼两三万主力伏击。

那一场鏖战,双方杀得昏天黑地,官军虽然斩杀了上万贼兵,

但自身也伤亡五六千人,可谓是元气大损。

此役幸亏曹变姣,王洪,孙显祖他们几个总兵骁勇,

白广恩更是身受重伤,仍死战不退,最后才保全了一半人马。

要知道这些总兵副将,麾下也不过三五千人,此役折损太大,之后只能稍作休整。“

想到这些惨重的损失,洪承畴痛心疾首,一拍桌子道: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侯良柱那厮没有按时堵住金牛道,

才酿成了今日之祸!”

洪承畴终于喝多了。

崔元林扶他进去躺到床上休息时,听见他嘴里还在嘟嘟囔囔地说着什么。

崔元林凑上前去,把耳朵贴近老师的嘴巴,只听得断断续续的声音:

“……侯良柱……

不遵将令……

害人害己……

老子……

入你……

老母……“